top of page

台灣對移民群體的稱呼從「外籍配偶」轉變為「新住民」,看似簡單的名詞改動背後,折射出社會觀念的轉型與多元文化的包容努力。

「外籍配偶」一詞曾被批評為帶有歧視與物化意味,而「新住民」則嘗試展現更中性、包容的態度,涵蓋來自多國的移民家庭、工作移民及投資移民。

然而,這一名稱是否充分反映移民群體的多樣性?是否能夠在制度與社會中推動真正的平等?

不僅是各大媒體,許多新住民相關協會以及政府單位的說明中可以知道,「新住民」的涵義已經超越婚姻移民,逐步包含更多元的身分。

但名稱的正向改變,是否能解決移民在語言、文化適應、就業、教育等層面的結構性挑戰? 不少新住民在適應台灣生活時,仍需面對文化磨合、語言障礙以及對台灣制度的不熟悉。

一些新住民甚至因無法理解法律文件而簽下不利協議,事後才求助協會與社工 。

IMG_0126
IMG_0584
IMG_9928

▲社團法人台灣新住民家庭成長協會

針對新住民的需求,台灣政府與民間機構近年來投入大量資源,設立生活諮詢熱線、多語言服務及文化教育課程。

新住民家庭成長協會則提供個案輔導、通譯服務及多元文化培力活動,幫助新住民適應生活。

然而,實際操作中,社工仍需面對來自文化差異的挑戰。

新住民家庭成長協會 社工邱江悠

即使族群名詞改變了,但觀念與制度上的落差,還需要更多時間和努力來彌補。

邱江悠提及,這份工作比自己原先的想像更具有挑戰性,

「本來和個案的會談是十五分鐘,但其實經常會延長到半小時甚至是45分鐘。」

 「應該是說,新住民對這些(法律或規定)都不了解,所以我們要花更多時間去溝通,而且有些時候是語言不通,我們跟他們講話要更簡單直白。新住民服務起來其實是比台灣(本土)個案花更多的時間。」

舉例來說,曾經有一樁個案是,新住民因為不了解勞健保制度,錯誤支付費用給家中外籍看護,事後求助協會才解決問題。

邱江悠指出,新住民對台灣制度的陌生與語言的不熟悉,往往使他們在生活細節上面臨更多困難,即使是中文能力有一定水平的新住民,也會因為缺乏安全感等等因素,而需要協會或其他專業機構的轉介,才有辦法與公家單位溝通。

另一方面來說,社會對新住民的態度在悄然轉變。

相比過去,現今的年輕一代對新住民的接受度提高,但教育與工作場域中的文化敏感度仍有不足。

例如,在學校中,教師常優先聯繫台灣籍的家長,而非新住民的一方,可能使後者感到被忽視。

邱江悠認為,推廣多元文化教育,並從兒童教育開始,是改變長期偏見與刻板印象的關鍵

在移民正名與追求平權的道路上,新住民群體是台灣多元社會的重要力量。

雖然已有許多機構提供協助,但僅靠這些努力仍不足以解決所有問題,需要大眾共同推動減少排外的氛圍,才能打造更和諧的社會環境。

bottom of page